请稍候...关闭

滿唐紅

聖誕稻草人

歷史軍事

  我看到唐高祖李淵在太極宮內猶抱琵琶半遮面……   我看到萬王之王李世民在兩儀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八十九章 波瀾現

滿唐紅 by 聖誕稻草人

2024-2-24 19:09

  “我兄長在宮裏獨鬥群雄的事情,妳們又不是不知道。他大概是在人裏面已經找不到對手了,所以只能拿熊撒撒氣。”
  “那只熊可真慘……”
  “所以熊呢?!”
  楊豫之瞪著眼睛質問。
  柴令武也瞪起眼道:“我怎麽知道?”
  李孝同提議道:“我們要不要偷偷溜進去看看?”
  楊思之驚聲道:“被抓住了怎麽辦?”
  王玄策舔了舔嘴唇,“齊王殿下有多兇猛,妳們應該知道。令武的父親在戰場上那也是壹等壹的猛將,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,至今仍在昏迷。”
  柴令武的臉壹下子就黑了,妳可真是我的好兄弟,哪壺不開提哪壺。
  “咳咳……此事是令武的家務事,玄策妳還是不要提為好。”
  李崇義幹咳了壹聲提醒。
  王玄策也沒端著,果斷跟柴令武道歉,“令武,是我不對,回頭我幫妳抄今日先生罰的文章。”
  柴令武聽到這話,臉上才好看了壹點,不過心裏總有壹根刺在不斷的紮啊紮的。
  他舅舅把他爹打了,還打的昏迷不醒的,他能有什麽辦法?
  回家去照顧?
  舅舅和母親都不允許,守在九龍潭山外的左武衛將士們更不允許。
  找舅舅報仇去,他也打不過啊,去了只能送菜。
  他只能努力的不去想此事,不讓別人覺得他很悲傷,很懦弱。
  除此之外,他什麽也做不了。
  至於說忍辱負重,苦練文武藝,以後找舅舅報仇。
  那還是洗洗睡吧。
  他舅舅力扛千斤,已經被長安城內外的人稱之為再世霸王了,在同類中已經找不到對手了,已經開始向猛獸界進攻了,他練壹輩子,也不可能是他舅舅的對手。
  “也幫我寫寫唄。”
  李崇義很不要臉的湊上前。
  王玄策沒搭理他。
  李孝同再次道:“所以,我們到底要不要偷偷溜進去瞧瞧?”
  “我覺得可以,帶上我如何?”
  壹道幽幽的聲音,在壹眾半大小子背後響起。
  李孝同下意識的就道:“可以,不過別驚動了我兄長。”
  說完話以後,李孝同就覺得不對勁了,因為那聲音聽著有點耳熟,有點像是之前他們養傷的時候,每天出現在他們面前,用言語摧殘他們的那個人的聲音。
  李孝同身軀壹僵,生硬的轉過頭。
  其他人也是這般。
  李元吉迎著壹眾半大小子的目光,笑瞇瞇的道:“我不會驚動妳兄長的,因為我就是妳兄長啊。”
  “跑啊!”
  王玄策大喊壹聲,撒丫子就跑。
  其他人反應也不慢,拔腿就跑。
  李元吉直起身,笑著喝道:“我看誰敢!”
  壹眾半大小子的身軀,齊齊僵在了原地。
  李元吉的虎威對他們的影響太深了,以至於他們生不出反抗李元吉的心思。
  “都給我回來!”
  李元吉收起了臉上的笑意,冷喝了壹句。
  壹個個半大小子的,達拉著腦袋,壹起走到了李元吉面前。
  李元吉看著壹眾半大小子,冷哼道:“才把妳們壹些人從統軍府大營放出來,妳們就故態萌發了?是統軍府大營的日子過的太舒服了,讓妳們沒長記性,還是薛萬淑太仁慈了,並沒有依照我的吩咐,狠狠的操練妳們?”
  李崇義和柴令武聽到‘統軍府’三個字,下意識的哆嗦了壹下。
  他們在齊王府統軍府大營內待了壹個月,統軍府的將士們看他們年齡小,對他們還算照顧,有什麽好吃的好喝的都讓他們先吃,等他們吃飽了,將士們才會吃。
  訓練量上,對他們也有所照顧,基本上就是正常的將士們的三分之壹。
  饒是如此,也將他們折騰的生不如死。
  所以他們再也不想回去了。
  “還有妳們,學武學了也有月余了,也沒見有什麽長進,就開始放縱自己了?”
  李元吉盯著王玄策幾人質問。
  王玄策幾人壹瞬間將頭壓的更低了。
  李元吉背負雙手,哼著道:“潭山文館雖然還沒有建成,但不代表妳們什麽都不用學。教妳們學問的先生雖然沒到,但是教妳們武藝的教習卻早到了,而且是壹對壹教授。
  妳們要是在極短的時間內,學通他們任何壹個人身上的本領,妳們做什麽我都不管。
  但在妳們沒有學通他們任何壹個身上的本領的時候,就給我踏踏實實的學,別想放縱自己。”
  壹眾半大小子在李元吉的訓斥下,頭也不敢擡,就那麽默默的聽著。
  原本教授他們武藝的,是羅士信和羅府上的部曲。
  不過,羅士信只專職教導王玄策幾人。
  其他的人都是跟著羅府上的部曲學習。
  李孝恭總覺得李元吉讓羅士信壹個國公當壹個孩子王,實在是有點折辱了羅士信。
  所以就大方的貢獻了壹堆武藝高手。
  這些高手,不是李孝恭昔日帳前的猛士,就是李孝恭在江水以南的時候,擒下的猛士。
  這些人在兵法謀略上不如人,但是在武藝壹道上,皆由可取之處。
  教導李孝同等人武藝,那是綽綽有余。
  甚至,李元吉都覺得有些浪費。
  似這種成群結隊的高品質的教習,就應該教授更多的人,只教授壹丁點宗室子弟,簡直就是浪費資源。
  可惜,李元吉並沒有在大唐當個知名學府校長的心思,所以並沒有合理的利用教育資源的想法。
  “還不去練武?”
  李元吉喝斥。
  壹眾半大小子二話不說,就往屬於他們的演武場跑。
  李元吉思量了壹下,沖著他們的背影道:“長安杏廬就在精舍的不遠處,妳們要是有人能拜入杏廬,我可以準許妳們放棄學武。”
  壹眾半大小子聽到了李元吉的話,但是沒有太大反應,只是壹個勁的悶頭跑。
  他們現在在學藝壹途上的起步點是壹樣的,在第壹個逃兵沒有出現前,他們是不會放棄學武,轉去學醫的。
  他們不想在同齡的同學面前,擡不起頭。
  在這片以軍功為尊了八百多年的土地上,學武永遠是所有小子們學藝的第壹目標,學不成武,才會去學其他的。
  但李元吉更希望他們中間能出幾個學醫的種子。
  因為,大唐用不了那麽多的皇族子弟去戰場上廝殺。
  以後能活躍在戰場上的,非皇族嫡系子弟莫屬。
  其他的皇族子弟,若是不想碌碌無為的過壹生的話,應該多學些其他的本領。
  李元吉為他們選的就是醫術。
  因為大唐的醫療環境實在是太差了,僅憑他、孫思邈,以及壹眾杏林高手的話,很難快速的將大唐的醫療環境提上去。
  有更多的皇室子弟加入的話,就能加快腳步。
  李元吉望著壹眾半大的小子身影消失以後,才進入到了自己的密封演武場。
  先練習了兩邊孫思邈教授的養生之術。
  也就是壹套酷似五禽戲,但跟五禽戲截然不同的動作。
  也是模仿動物的動作創立出來的,以慢為主,以柔為主。
  孫思邈說,李元吉以往練習的武藝,以剛猛為主,要盡快的掌握自己的力量,就得加點柔和的東西,通過剛柔並濟,陰陽調和,來掌控自身的力量。
  李元吉總覺得,孫思邈潛心修煉武藝的話,應該能提前好幾百年,創出太極拳來。
  可惜,孫思邈對武藝的興趣不大,更喜歡研究藥方。
  孫思邈在閱讀了上千家的獨家醫書以後,已經將自己著作的兩冊醫書給推翻了。
  不是說孫思邈著作的兩冊醫書中寫的藥方有問題,而是孫思邈覺得自己著作的兩冊醫書不夠全面,也不夠完整。
  所以準備重新著作壹冊,甚至是壹部全面、完整的醫書。
  為了盡快將其著作出來,也為了感謝壹眾杏林高手將自家的獨家醫書獻出來,孫思邈也將自己著作的兩冊醫書給獻了出來,供壹眾杏林高手翻閱、學習。
  並且已經決定,在著新書的時候,帶上所有的杏林高手,依照各自所長,各自負責壹部分,最終合力著作出壹部醫科的曠世奇書。
  李元吉對此,自然是大力支持,從宮裏解救了壹大波的稚子稚女,送去供孫思邈等人使喚、教育。
  就是大部分稚子沒根……
  ……
  往後幾日,李元吉就默默的待在自己的演武場內,練習武藝,掌控自己的力量。
  有關於李靖的任命問題,李孝恭奏上去以後,次日就得到了回復。
  李淵恩準了李靖出任河北道大行臺檢校兵部尚書壹職,並且在召見了淩敬以後,遣薛萬淑給李靖充任副手,李客師為瀛州刺史。
  同時加封了李孝恭百戶,加賜儀仗壹對,升李崇義為蒲州刺史(兼職)。
  從李淵的這壹波封賞就不難看出,李孝恭奏請的這件事,真的是奏請到李淵心上了,不然李淵也不會升他兒子為刺史。
  要知道,李淵的親外孫,現在還只是個千牛備身呢。
  至於李靖對李淵的任命,有沒有什麽想法,李元吉並沒有過問。
  李靖既然不願意依附於齊王府,那壹切就公事公辦。
  對於李淵的任命,他有什麽想法的話,那他自己去找李淵好了。
  反正,李元吉不會多管,也不會再見李靖,更不會叮囑李靖去了河北道以後,壹定要幫自己做什麽。
  李靖去了河北道以後,要是依照指責,幫河北道各州重新整頓兵馬,重新建立起驃騎府,那還好。
  要是偷懶摸魚的話,作為直屬上司,叱責就好了。
  至於李建成和李世民對此事的態度,李元吉倒是過問了。
  可惜,人家沒態度,因為李元吉壹直在心裏念叨的那場波瀾,終於爆發了。
  在長孫帶著李承乾出現在九龍潭山的時候,李建成派去給楊文幹送兵甲的兩員心腹爾朱煥、喬公山,壹起向李淵檢舉,李建成在慶州豢養死士,意圖不軌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